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5章 纷争、大水灾(2 / 3)

&esp;&esp;大厅内不断传出妇人哭天喊地地啼哭声。

&esp;&esp;“老爷,您一定要给妾身作主啊,妾身的大哥一向安份,现在却遭了贼人的毒手,连产业也被别人夺走了,可怜我兄妹二人,现在阴阳相隔,二哥和三哥又生死不明……那五寨堡那帮人的所为,完全是冲着您来的,您一定要出来说话啊……”

&esp;&esp;刘可第的四妹刘氏跪在地上,冲着来回走动的刘明安总兵不断地哭诉着。她一向颇有姿色,此时一哭诉,便如梨花带雨般。往常刘明安见她这样子,便会柔声安慰,但此时只是烦躁地来回走动。

&esp;&esp;而旁边刘明安的几个小妾则是坐在一旁,一副兴灾乐祸地样子。这刘氏一向狐媚,平时很得刘总兵的宠幸,早让她们嫉妒了。眼下她家中遭了灾,真是报应,当然表面上,她们还是会劝慰几句。

&esp;&esp;“哭嚎个屁。”

&esp;&esp;刘明安今年五十多岁,神情粗犷,头发半黑半白,满脸的虬髯,正是一副老军汉的样子。此时他不耐烦地大声斥责道:“你那大哥一家如果算是安份良民的话,这天下间,便没有不安份的人了,这些年中。老子替他们一家搽了多少屁股?他们有今天的一切,都是自找的。”

&esp;&esp;“老爷啊……”

&esp;&esp;刘氏还要哭诉,却被刘明安一记耳光甩在脸上:“哭丧个球,哭得老子心烦。”

&esp;&esp;刘氏被这一记耳光打得呆了一呆,半脸,她号啕大哭起来:“我不活啦……”掩面冲进了内屋内,立时内屋是一阵鸡飞狗跳,余人忙跟进屋内劝慰刘氏。

&esp;&esp;厅内静了下来。半响,才传出刘明安恨恨地声音:“黄来福……”

&esp;&esp;京师,文渊阁内。

&esp;&esp;刚才地那阵大雨,己经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,一阵风吹进文渊阁内,夹带进一股雨雾,也带过一股凉意,让阁内众人烦闷地心。也清凉了一些。

&esp;&esp;内阁首辅申时行负手站在窗前,看着阁外被雨水洗过后的清幽景色,耳中听着窗外雨水敲打屋檐的声音,神情似乎是痴了。

&esp;&esp;“阁老,阁老?”

&esp;&esp;户部尚书王遴轻唤他道。

&esp;&esp;“哦。继津啊,是什么事?” 申时行回过神来,回到了案桌前。

&esp;&esp;“这苏、常等地要求赈灾的奏折,阁老如何看?”

&esp;&esp;前些日。内阁得到奏报,苏、松两府发生大水,淹死数万人。几天后,内阁又得到奏报,苏、松、常三府以及浙江宁波、绍兴二府濒海地区又发生大风雨,海溢,伤害庄稼,淹死人畜不计其数。这些天。当地的官员就是拼命地上奏折,要求户部拨款赈灾!

&esp;&esp;“户部能拿出钱来吗?” 申时行叹道。

&esp;&esp;王遴脸有难色:“今年各地夏税还未解上来,这苏、常各地如要赈灾,怕是需要几十万两银子,户部要掏这么多钱,怕是有困难啊。”

&esp;&esp;申时行长长地叹了口气:“苏、常、宁波等地,向为大明地课税重心,今年遭了灾。这税收不上不说。还要出钱赈灾,今年国库。看来又要亏空了。”

&esp;&esp;二辅、礼部尚书许国冷笑道:“不止这些,这些灾祸一来,怕各地那些小臣们,又要争先攻击我们这些内阁大臣了吧。”

&esp;&esp;大明的传统,每有灾祸,各地言官便借机做文章,以为自己赢得清名,以前言官们喜欢攻击皇帝,不过自从黄来福大丰收的事后,对在万历帝身上的火力,便大大减弱。但对在申时行和许国等阁臣们身上的火力,却是大大加强。

&esp;&esp;这不,前些时间,福建按察佥事李琯便上疏劾论申时行十大罪,意指申时行钳制言路,纵家人宋九通贿纳京卫经历,私收辽东总兵官李成梁贿金等事,要求皇帝治申时行的罪。

&esp;&esp;李琯之疏呈上后,因前些时间许国上疏万历帝,恳请禁止各地小臣攻击内阁大臣,万历帝依了他的奏折,告诫六部和都察院,不得再出现各地小臣诬蔑大臣者,否则将重治不贷。

&esp;&esp;依这份上渝,李绾被革职为民,这也让申时行和许国等人,更是成为天下文官们的公敌。

&esp;&esp;此时听了许国地话后,申时行冷笑了一声,不屑地道:“一帮卖直鼠辈,理他们作甚?”

&esp;&esp;“也是。”许国呵呵一笑。

&esp;&esp;一旁的户部尚书王遴道:“阁老,还有这份奏折,您怎么看?”他说的是山西镇总兵等人,弹劾五寨堡守备,三堡治理使黄来福的事。

&esp;&esp;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